5大经济浪潮虚拟货币

频道:百科知识 日期: 浏览:0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短期来看,虽然元宇宙刚起步,对元宇宙的建设与投资刚进入探索期,但我们判断这一趋势是不可逆的且正在加速;中长期来看,人类的娱乐、生活、工作将持续数字化并将加速走向智能化,终极的元宇宙形态将最大限度地连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或将成为人类未来的主流生活方式。元宇宙目前承载的最大希冀,是继移动互联网,以聚合创新的方式去改变人类的方方面面。元宇宙由混沌期走向分歧期、再走向景气上行的高速发展期,我们预判这一进程将带来至少十年的相关产业繁荣期,从中衍生出巨大的投资机会。

构建元宇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跨行业的技术融合、各行各业的共同参与。以从外向内的视角(需求端的视角),以感知及显示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去梳理产业链;本书则是以从内向外,以及如何去实现元宇宙的视角(供给端的视角),按照价值传导机制,以人们寻求的感官体验为终点,来倒推能够实现感官体验的诸多科技,进而分拆出元宇宙投资版图。首先,是提供元宇宙体验的硬件(XR设备等)及操作系统;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及底层技术的边际改善(5G、算力与算法、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再次,我们将人工智能单列为一个版图(关键生产要素),以凸显其重要性;最后,落脚到内容与场景;过程中伴随大量的技术与服务协同方,以繁荣整个生态。

构建的六大投资版图,包括硬件及操作系统、后端基建、底层架构、人工智能(核心生产要素)、内容与场景、协同方,并以这六个维度去梳理元宇宙庞大的产业链,进而得到六大版图内的投资图谱。

一、硬件与操作系统:彻底重构

从PC(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万物互联的物联网,甚至是元宇宙,终端硬件不断迭代及丰富化。PC互联网时代的主要终端是个人计算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终端则主要是智能手机、平板等便携式移动设备,物联网时代的终端预计更加多样化,如智能音响、电视/PC/智慧屏、智能车载,以及以XR(扩展现实,VR、AR、MR等多种技术的统称)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等新硬件。

元宇宙的沉浸式特性对硬件的要求极高,硬件必须重构。目前来看,元宇宙最适配的第一入口级硬件非XR莫属,它也有望成为未来最为主流的硬件入口,元宇宙时代XR的重要性可类比4G时代的智能手机。但长期来看,元宇宙的硬件入口预计会非常多样化,除XR之外,也有智能耳机、脑机接口、隐形眼镜、外骨骼等,所有这些硬件的共性是能增强用户的沉浸感。

我们很容易忽略但极可能独立发展的一个感官硬件是智能耳机[1]。人类对外部信息的获取源中,视觉占比超过80%,而作为第二感官的听觉总是被忽视,视觉所获得的一般是直接信息,但人类某些细腻的情感,也会通过听觉传递,如轻柔的音乐。故从元宇宙必需的音频输入,到去噪获得沉浸式体验等刚性需求来看,耳机是未来智能穿戴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件。头显或眼镜包含了从视觉输入到眼前显示、身前身后捕捉等主要功能,但耳机有天然优势——可以涵盖更大扫描面积的身侧检测。故耳机很可能在头显或眼镜体系之外,独立发展为另一种智能化硬件,甚至有望构建独立的计算中心。

投资元宇宙全球大浪潮的六大版图

图1-4 元宇宙时代的硬件终端

关于未来XR硬件形态的演变,目前行业已经形成的共识,是正在积极研发头显或眼镜这样较为轻便的智能穿戴设备。继PC计算机、智能手机之后,XR将成为下一代消费级计算平台,其产品形态将会遵循类似于PC计算机(VR/AR头戴式显示器,简称头显)到智能手机(智能VR/AR眼镜)的发展路线。关于以XR设备为代表的新硬件,我们有如下的判断和推演:

·XR设备将成为通往元宇宙的第一入口。

·2021年,VR设备出货量将跨过1 000万台临界点,奇点将现。

·VR是下一代媒介形式,AR是下一代计算平台。

1.XR设备将成为通往元宇宙的第一入口

我们定性去论述元宇宙是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也好,去判断元宇宙是下一代的互联网也罢,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是:为何必须是XR等新硬件而非已发展成熟的手机、计算机去承担元宇宙入口的重任呢?

若要元宇宙从概念走向现实,需要为用户提供一个通往元宇宙的入口,让其充分沉浸式地感受到一个计算平台所创造出来的平行世界,而XR生来就是这样的一个入口,若没有XR等作为媒介,元宇宙的普及只是空谈。从硬件技术层面看,PC、智能手机均无法很好地完成元宇宙所需的仿真与沉浸任务。XR拥有的3D显示、高分辨率、大视场角等功能都大幅提升体感交互的效果,是目前最佳的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接口。

2.2021年VR设备出货量将跨过1 000万台临界点,奇点将现

XR成为元宇宙的入口,离不开相关技术的成熟。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可持续投入,自2014年以来,XR经过七年的沉淀,行业发展的拐点已显现:VR设备体验的改善、VR内容生态的丰富、成本及价格的降低以及全球科技巨头持续大力地投入,预计未来1—2年将迎来现象级的XR产品。

Facebook于2014年收购VR创企Oculus,致力于推动VR消费生态系统的构建,彼时VR/AR已被认为是替代智能手机的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此后全球多家科技巨头如Microsoft(微软)、Sony(索尼)、HTC(宏达电)等,都在随后几年内陆续推出一系列VR/AR产品,2015—2016年VR/AR市场热度达到阶段性高点。受制于商业模式不明晰,网络、硬件及内容的瓶颈均未突破,行业在2016—2018年进入低谷期,业内逐渐下降对VR/AR预期,资本市场热度亦明显下降,VR/AR关注度退潮并进入资本寒冬。

2019年,VR/AR跨越低谷开始复苏。2019年起,Oculus、HTC、Valve(维尔福集团)、Microsoft、华为等密集发布新一代VR/AR产品,行业进入复苏期。基于第一波产品的失败经验及教训,新技术逐步改进、产业链趋于成熟、产品体验及性价比明显提升。2019年底,随着5G在全球正式展开部署,VR/AR作为5G核心的应用场景重新被认知及重视,行业重回升势。同年Oculus Quest发售,VR游戏Beat Saber全球销量超100万份。2020年,VR/AR产业链各环节成熟度进一步提升,叠加疫情推动居家需求的上升,以Facebook发布的Oculus Quest 2为代表的消费级VR设备需求强劲增长,爆款VR游戏《半条命》(Half-Life: Alyx)引爆全球。2020年VR/AR产业投融资非常活跃,数量及金额均回到2016年的高点水平。

2021年,VR设备全球出货量进一步攀升,进入产业化放量增长阶段。相较2018—2020年平缓增长的终端出货量,随着Facebook Quest 2、Microsoft Hololens 2等标杆VR/AR终端迭代发售、电信运营商对虚拟现实终端的大力推广、平均售价进一步下降(Oculus Quest 1于2019年上市,定价399美元;Oculus Quest 2于2020年上市,定价降至299美元),预计2021—2022年VR/AR终端出货量将大幅增长。陀螺研究院报告显示,2020年VR头显全球出货量670万台,同比增长72.0%(详见图1-5);AR眼镜全球出货量40万台,同比增长33.3%(详见图1-6)。预计2022年VR/AR全球出货量将分别达1 800/140万台。

VR这一消费级硬件销量持续强劲,即将跨过1 000万台临界点。根据“125定律”,新一代电子设备的年出货量到1 000万台即是突破点,突破1 000万之后,快速突破2 000万是大概率事件。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也认为,在一个平台上,需要有约1 000万人使用及购买VR内容,才能使开发人员获利及持续研发。背后原理在于,一旦存量用户突破1 000万,平台就具备了构建社交关系网的基础,从而吸引更多生态企业进驻,进而促进内容与生态系统的跨越式发展。未来XR终端会像PC、智能手机进军消费场景一样,“to C”的普及是大势所趋。


投资元宇宙全球大浪潮的六大版图

图1-5 2016—2022E全球VR出货量预测 资料来源:IDC,陀螺研究院


投资元宇宙全球大浪潮的六大版图

图1-6 2016—2022E全球AR出货量预测 资料来源:IDC,陀螺研究院

3.VR是下一代媒介形式,AR是下一代计算平台

以“新硬件”为研究思路,XR新硬件的推出将带来两个主要的方向:一是纯虚拟的VR方向,终极形态为元宇宙;二是AR增强。这两大方向将进一步延伸硬件作为人“器官”的功能性。但严格来说,VR与AR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VR软硬件生态趋于成熟,而AR尚存技术难点。

VR与AR在产业化过程中,会互相竞争、互相成就。AR需要在用户真实视觉场景中构造出虚拟三维物体,本身就带有一定的VR色彩,因而AR与VR常统一为VR/AR概念一并进行讨论,但两者的区别实则非常明了。

·目的不同。VR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完全的虚拟化三维空间,令用户深度沉浸其中而不抽离;AR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在真实环境中的辅助性虚拟物体,本质是用户视野内现实世界的延伸。

·实现方式不同。当下主流VR头显技术通过用户位置定位,利用双目视差分别为用户左右眼提供不同的显示画面,以达到欺骗视觉中枢、制造幻象的效果;相比之下,AR技术则通过测量用户与真实场景中物体的距离并重构,实现虚拟物体与现实场景的交互。

·技术痛点不同。VR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定位与虚拟场景渲染实现用户“以假乱真”的沉浸体验,目前的应用瓶颈在定位精度与传输速度;AR的关键是如何在虚拟环境里重构现实世界的物体,以实现“现实—虚拟”交互,目前的技术瓶颈主要在算法和算力方面。

·服务对象不同。VR产品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步进入商品化流程,目前零售产品报价在500—4 000元,面向终端消费者;AR产品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相关新品的报价在20 000—50 000元,主要面向特定企业级用户。

虽然VR与AR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它们并非完全独立的技术。VR和AR在互相竞争的同时也在互相成就——VR利用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完全取代现实世界,AR则将计算机生成的图像添加到用户周围环境中——最终两种技术的竞争将会模糊化,甚至同一设备可以兼具VR与AR的功能。

VR本质上是更先进的媒介形式,而AR却是强大的计算平台;VR主要应用于游戏、娱乐方面,如同将游戏机放在眼前,但游戏、娱乐仅仅是AR应用的子集,未来AR在医疗、工业、教育、零售等方向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VR产业凭借消费级硬件产品、爆款VR游戏逐步向C端市场渗透

VR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趋于成熟,硬件产品体验感大幅提升。光学显示器件Fast-LCD+菲涅尔透镜成为行业内主流方案,芯片/处理器由高通芯片占据统治地位,新一代VR一体机Oculus Quest 2、VIVE Focus 3、Pico Neo 3系列等均采用高通骁龙XR2,追踪定位环节Inside-Out+头手6Dof功能日趋完善,未来向手势、眼球识别等方向发展。

VR内容及应用开始发力,其中游戏内容生态已形成爆款游戏驱动用户增长以及用户反哺游戏内容丰富的良性循环。随着VR内容的丰富、设备体验的升级、售价的持续下探,VR产品将进一步面向消费者渗透普及,游戏之外,视频、直播、电竞、社交等应用场景亦多点开花,前景广阔。消费类VR应用主要包括游戏、视频、直播、影院、电竞、社交、音乐等,商业类VR应用主要是教育、医疗、家装、房产、零售等。其中基础的VR娱乐产品,如游戏、视频、直播等需要用户有高度的沉浸感体验,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这对VR内容的品质要求非常高;而对商用场景而言,用户对产品的关注点更在于能否达到相应的效果,因此商用VR的内容门槛相对用户端略低,内容制作成本也相对较低,且部分商业模式已经打通,我们预计商业VR的发展将提速。

(2)AR产业产品形态、价格尚未达消费级水平,仍在B端商业场景落地

相较VR,AR发展晚2—3年,光学与显示部分器件的量产仍存在难点,当前最佳技术路径已锁定Micro LED+光波导,Micro LED目前的技术难点在于巨量转移技术,高性能光波导的量产尚未形成高性价比方案,未来但海兹定律有望推动成本持续下探。

AR产业因产品形态与价格尚未达到消费级水平,当前仍主要在B端商业场景落地。基于AR的远程协作解决方案被认为是未来几年AR在B端市场的重要落地方式,AR远程协作可通过AR眼镜或具备AR功能的手机等采集声音音频,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协助端,从而得到技术支持,该方案具有低延迟、高画质的优良特性。基于AR眼镜的远程协作可以解放双手,借助AR远程协作系统,可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协助运维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远程指导。当下代表性的主流AR远程协作平台包括:Microsoft Dynamics 365、Atheer ARMP、Scope AR WorkLink Create等。

AR相关产品进入C端市场尚待时日,但巨头们在持续布局AR赛道,Apple(苹果)、Google(谷歌)等科技巨头新一代AR硬件面世后,有望带动产业链进入景气上行阶段。

4.为什么智能手机不是元宇宙最适配的硬件入口

上一个改变计算平台的是智能手机,手机因为有了4G移动互联网的加持,取代了个人计算机,成为人类历史上功能最丰富、应用生态最成熟的媒介和计算平台。那作为一个生态已经非常成熟的计算平台,智能手机为什么不能是元宇宙最适配的硬件入口?

从交互性角度,手机预计不会在元宇宙时代成为主流的交互设备,或者说,手机不是未来人与信息世界沟通的最佳媒介。最早期的计算机是根据人的指令做事,人与计算机的交互方式主要是通过指令性的运算;后来的互联网不仅让信息可以更快地运算,还能实现跨区域流动;再后来施乐的图形界面技术被乔布斯的苹果团队改良后,用于智能手机,至此图形界面代替了指令性的交互,简化了交互方式,且大幅提升了信息展示能力。

但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发展至今,仍在信息交互方式上存在缺陷,或者说有进步但仍存在进步空间。虽然运算速度已足够快,但在信息展示上智能手机并没有解放我们的双手,且它通过一块屏幕将我们同信息世界割裂开来,使得我们与外部环境进行的是“间接交互”,但这并不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本质方式。

而XR则可以解放双手,直接通过语音或视觉与信息世界进行“直接交互”。目前眼球追踪技术已经有多家公司取得进展,甚至脑机接口作为一种技术路径,正在探索大脑与信息世界达到更高效的直接交互。

从沉浸式角度,手机的(二维、平面)显示屏营造不了三维立体的效果。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现实生活中的视觉体验是三维的,但从早期的甲骨文、竹筒、纸张到现在的电视、智能手机,人类思想的载体却一直以二维的形式存在,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源于视、听、味、嗅、触这五官的体验,手机阻断了其中的若干项,且让它们无法与信息世界相融合。因此,真正的三维空间、沉浸式、五感体验,是无法通过手机的平面屏幕而达到的,未来的VR/AR等技术呈现有望实现共感觉(Synesthesia)[2]效应,这更符合人类认知世界的真实方式。

元宇宙的发展伴随着XR的必然崛起。技术的成熟、价格的下探,产品体验从定制客户正加速转向大众消费,最终实现与元宇宙的完美融合。在走向元宇宙的征途中,XR的崛起需要5—10年的过程,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互联网时代,驱动产业繁荣发展的两大重要规律——“飞轮效应”与“网络效应”同样适用于元宇宙。元宇宙未来的内容行业需要在品类、质量上具备足够的吸引力,以形成“网络效应”,降低规模扩张的边际成本;当发展到生态足够繁荣的阶段,元宇宙将形成“飞轮效应”,迈入生态自我促进与优质内容自我增殖的繁荣阶段。

在由PC、智能手机及互联网主导的计算机科技浪潮中,掌握关键技术与卡位核心环节的公司最终成长为科技巨头,如Apple、Google、Facebook、Microsoft等。XR新赛季排位之战已拉开全球帷幕,未来由XR主导的下一代计算机科技浪潮,会再次催生众多关键技术,涉及操作系统、芯片、传感、人工智能、光学、引擎等。尖端技术迭代将带动产业链格局的重塑,掌握核心技术且卡位关键环节的公司将获得产业内话语权,成长为新一代科技巨头。

目前已有部分科技巨头围绕硬件、操作系统、内容/平台三大不同方向,利用自身优势抢滩XR。2021年XR市场竞争已加剧,各科技巨头依据自身资源禀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切入方向。Facebook、HTC、字节跳动以消费级硬件强势切入用户市场,持续完善平台生态;Microsoft、Google专注打磨AR眼镜,旨在复制操作系统优势至XR时代;Sony、Valve则分别凭借各自的爆款设备、内容撬动VR产业链;腾讯不直接开发硬件但聚焦内容生态;华为、阿里巴巴已布局底层技术。

未来元宇宙硬件入口的投资方向上,除上述提及的大厂外,围绕XR核心器件及其他硬件方,重点关注以下公司(详见图1-7)。

投资元宇宙全球大浪潮的六大版图

图1-7 元宇宙六大投资版图之硬件 (文中提到的公司,仅为学术探讨所用,不构成任何推荐)

·芯片:Qualcomm、AMD、Nvidia、台积电、全志科技、瑞芯微、上海贝岭。

·显示:京东方、TCL科技、深天马A、鸿利智汇、维信诺。

·光学:舜宇光学、韦尔股份、格科微、蓝特光学、联创电子、水晶光电等。

·模组:LG、歌尔股份、长盈精密、利亚德等。

·其他:瑞声科技、国光电器、蓝思科技、欧菲光、影创科技、亮风台、佳禾智能、万魔声学等。

5.XR配套的操作系统,也将是全新的重构

操作系统(Operation System,OS)是指控制和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合理地组织和调度计算机的工作和资源的分配,以提供给用户和其他软件方便的接口和环境,它是计算系统中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是用户与硬件之间的接口,若硬件重构,操作系统必然重构。作为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操作系统给我们提供了:

·命令接口:允许用户直接使用。

·程序接口:允许用户通过程序间接使用。

·GUI(图形用户界面):现代操作系统中最流行的图形用户接口。

操作系统作为最接近硬件的层次,需要实现对硬件的扩展。操作系统可谓王冠上的明珠,它控制了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联系,也控制了智能设备的整个生态。“得操作系统者得天下”——上可支配应用,下可控制硬件,更重要的是操作系统是信息和知识的核心控制点,这是一片出世界级企业的沃土。Microsoft正是依靠对PC操作系统的垄断,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几家科技企业之一,也正是失去对操作系统的控制,错过了在智能手机方向的机遇。

XR配套的操作系统,也将是全新的重构。从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人工智能的算法涉及大量的矩阵计算和并行数值计算,下一代的计算已经显示出从串行迁移到并行计算的趋势。过去的计算以CPU为代表,主要为串行指令而优化,未来的计算可能以GPU为代表,为大规模的并行运算而优化。软件决定硬件的规律在历史上反复出现。如果大规模的并行计算成为主流,那支配这些计算的机器学习框架则可能发展成为下一个计算的“操作系统”。一个好的机器学习框架,背后是一套完整的开发者工具和一个庞大的开发者社区,上层直接和应用层或者其他中间层交互,下面则是与计算设备交互。[3]《纽约时报》认为,“(对人工智能从业者来说)利害攸关的不是零碎的创新,而是对一种(很可能是)全新的计算平台的控制力”(“What is at stake is not just one more piecemeal innovation but control over what verywell could represent an entirely new computational platform”)。

二、后端基建:重现基建狂魔?

构建元宇宙以“硬技术”为基础,除最前端的视觉交互外,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乃至芯片、半导体都是元宇宙发展的底层支撑,是各技术的融合创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梳理元宇宙所必需的后端基建,包括5G通信网络、算力与算法等。

1.通信网络:5G是元宇宙的通信保障

通信网络的作用,类似人体的血管或一个城市的交通网络,纵观通信发展史,通信网络(传输速率)的提升一直是主旋律,而元宇宙对网络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9年,国内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正式开启了5G时代。5G是第五代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从技术的角度看,5G是对现有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面革新,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在未来大展拳脚的基础,将为元宇宙提供高速、低延时的数据传输通道。

·5G承载高带宽:互联网是一个数据矿场,数据之于信息时代,如同石油之于工业时代。与今天的网络相比,元宇宙将会产生更多的数据、更多的反馈。元宇宙中被虚拟化的不仅是人,还有物;一方面是关于用户点击位置和选择分享内容的数据,另一方面是关于用户选择去哪里、如何站立,甚至是眼睛看向哪里的数据。我们想要在一个大型、实时、共享、持久的虚拟环境中交互,需要发送和接收大量的数据,其产生的数据,或许是现在的几个数量级。当前的4G网络无法处理大规模的数据负载,5G网络使传输元宇宙的高清图像、视频、海量数据成为可能。

·5G实现低延迟:网络延迟是指数据从一个节点传递到另一个节点所需的时间。当下的4G网络足以支撑我们日常的图文乃至视频通信,比如发送聊天消息和回复,几十毫秒甚至几秒的网络延迟并不影响。即便是视频通话,对延迟的容忍度也很高。但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尤其是需要实时响应的操作,网络延迟的影响就会显现出来,如在多人对战游戏中,游戏中的操作反馈以及任何信息沟通都要尽可能地做到低延迟,否则就会严重影响体验。对游戏来说,延时超过100毫秒,用户的操作迟滞感会非常强,而5G可将用户和边缘节点的往返时延低至10毫秒以内。元宇宙中的其他应用场景,对低延迟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在远程医疗中控制手术刀的移动距离,延迟越低手术刀移动的误差越小。

关于5G,我们可以大胆地畅想,它将孕育出超乎多数人想象的新场景和新应用。2019年6月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关于“5G有什么用?”的视频成为网络热点话题。视频以“站在未来,看以前的人如何预测现在”的视角,首先回顾了4G时代到来前人们对4G的展望,并对比了如今4G带来的实际变化。正如比尔·盖茨所言“人们往往低估重大技术对社会的长时间影响。”绝大部分人在当时预测不到4G能栽培出移动互联网这种参天大树,也想象不到未来生活因4G而发生深刻变化。展望“5G有什么用?”同样也有理由相信,5G会孕育出超乎多数人想象的新场景和新应用。正如何同学所言,他的期望是,五年后再看到这个视频,会发现,“速度其实是5G最无聊的应用”。

4G之于移动互联网,恰如5G之于元宇宙。通信行业基本每十年就会迎来一次变革。2010年,4G技术开始成熟并商用,在4G数据传输能力大幅提升的驱动下,智能手机全面普及,消费互联网蓬勃兴起,而5G时代更高的带宽、低时延的通信以及大容量的连接,较4G网络将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马化腾在演讲中比喻5G网络就像一把钥匙,能够解锁原来难以数字化的场景,对现实世界进行重塑。可以说,过去4G技术的红利造就了移动互联网的跨越式发展,未来5G不仅服务于互联网,更将为元宇宙等新应用带来强劲的动力。

投资元宇宙全球大浪潮的六大版图

图1-8 5G网络三大特征 资料来源:宽带资本

4G改变生活。回顾4G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在其驱动下的移动互联网早已全方面渗透到居民生活之中,从衣食住行到医教娱乐,我们的日常生活需求通过一部4G联网手机即可得到绝大部分地满足。在借助4G技术红利撬动传统行业、满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过程中,众多细分垂直领域的商业巨头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而出,PC时代诞生了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移动互联网时代则孕育了TMD(今日头条、美团、滴滴出行),4G应用端的投资价值得到了充分证明。

5G改变社会。按照技术实现的难度及普及时间,我们认为5G将首先对消费互联网进行进一步升级,VR/AR、超清视频等应用场景将在技术红利的驱动下快速发展。5G的应用是二八分布,20%是用于人和人之间的通信,80%是用于物和物之间的通信,5G也会对产业互联网的升级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医疗领域的远程诊断及手术、工业领域的柔性制造、汽车领域的自动驾驶等,都将因为5G的到来得到全面发展。但未来5G的重头戏一定会是在元宇宙,我们对5G的未来应用充满了信心,未来十年将是5G对消费互联网以及产业互联网的全面升级和重塑,也是帮助元宇宙积极探索的十年,必将孕育出新的伟大企业。

从全球市场来看,5G商用正势如破竹、快速铺开。根据GSA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全球41个国家和区域的96个运营商正式发布5G商用——166个运营商在69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3GPP标准的5G商用网络;77家运营商在试点、规划部署商用SGSA网络;133个国家的436家运营商正在以测试、试验、试点、计划和实际部署的形式投资5G网络。

其中,我国5G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商用规模全球最大。2021年9月1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布会上,工信部表示,5G商用两年来,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固定宽带从百兆提升到千兆,光网城市全面建成,移动通信从4G演进到5G,实现网络、应用全球领先——5G基站、终端连接数全球占比分别超过70%、80%。

在过去的十年,我们亲历了4G驱动下的移动互联网变革,未来十年,我们有望见证5G对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全面升级和重塑,其中,元宇宙的加速到来,将成为5G最重要的融合创新;未来二十年,5G甚至6G、7G也将是通往元宇宙的重要通信渠道。重点关注5G时代网络基础设施、通信运营商、泛在电力物联网等细分领域的机会。

·设备商:华为、中信通讯、烽火通信、爱立信、诺基亚。

·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广电。

·中心交换机、物联网模组、光通信等:紫光股份、星网锐捷、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亨通光电、中天科技、润建股份、拓邦股份、广和通、移远通信、和而泰等。

(文中提到的公司,仅为学术探讨所用,不构成任何推荐)

2.算力:元宇宙将持续带来巨量的计算需求

元宇宙的实现需要极强大的算力。元宇宙需要三维呈现,用户也会以更灵活、更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故元宇宙中数字化的广度和深度极大。可以预见,元宇宙会带来历史上最大的、持续的计算需求,元宇宙就是亚马逊(Amazon)创始人贝索斯所说的需要“荒谬的算力”(Ridiculous Computation)的那个事物。

关于算力的定义与内涵,中国信通院于2021年9月发布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报告中的说法:[4]

从狭义上看,算力是设备通过处理数据,实现特定结果输出的计算能力。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在《计算过程》一文中提出:“算力是设备根据内部状态的改变,每秒可处理的信息数据量。”算力实现的核心是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ASIC(专用集成电路)等各类计算芯片,并由计算机、服务器、高性能计算集群和各类智能终端等承载,海量数据处理和各种数字化应用都离不开算力的加工和计算,算力数值越大代表综合计算能力越强。

从广义上看,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产力,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数字经济时代或者说人工智能时代的三大关键要素是数据、算力与算法。其中数据是基石和基础,算法是重要引擎和推动力,算力则是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重要保障。5G时代将带来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对算力规模、算力能力等需求大幅提升,算力的进步又反向支撑了应用的创新,推动技术的升级换代、算法的创新速度。

算力实现的核心是CPU、GPU等各类计算芯片,芯片是高技术门槛行业,竞争壁垒极高,国外公司的领先优势显著,如Nvidia、AMD、Intel(英特尔)、ARM、Tesla(特斯拉)。

(文中提到的公司,仅为学术探讨所用,不构成任何推荐)

3.算法: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实现高效分配算力

元宇宙是下一代计算中心,需要极其强大的算力和算法才能支持其运作,其中算力的根基是芯片,算法是软件更是长期的人才积累与生态经营。

边缘计算是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间的重要桥梁。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是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分布式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以满足产业数字化在敏捷连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需求。它可以作为连接物理和数字世界的桥梁,连接智能资产、智能网关、智能系统和智能服务。[5]

参考边缘计算联盟(ECC)与工业互联网联盟(AII)在2018年底发布的白皮书中对边缘计算的定义,作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间的桥梁,边缘计算具有连接性、约束性、分布性、融合性和数据第一入口等基本特点与属性,并拥有显著的“CROSS”价值,即连接的海量与异构(Connection)、业务的实时性(Real-time)、数据的优化(Optimization)、应用的智能性(Smart)、安全与隐私保护(Security)。

投资元宇宙全球大浪潮的六大版图

图1-9 边缘计算成为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间的重要桥梁

资料来源:ECC,AII。

边缘计算的目标主要包括: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协作、跨行业的生态协作,以及简化平台移植等。从边缘计算联盟(ECC)提出的模型架构来看,边缘计算主要由基础计算能力与相应的数据通信单元两大部分所构成。

人类的发展永远是路径依赖的,不管是5G建设的要求,还是基于5G建设起来的元宇宙,都是在今天云和移动端的基础上往前走的,水到渠成迭代为智能云和边缘,特别是5G的边缘计算。5G建设与元宇宙的低时延、高可靠通信要求,使边缘计算成为必然选择,以确保用户获得流畅的体验。

有云计算的同时,为什么还需要边缘计算?我们认为主要有几点原因:

·网络带宽与计算吞吐量均成为云计算的性能瓶颈:云中心具有强大的处理性能,能够处理海量的数据。但如何将海量的数据快速传送到云中心则成为业内的一个难题。网络带宽和计算吞吐量均是云计算架构的性能瓶颈,用户体验往往与响应时间成反比。5G时代对数据的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计算能力必须本地化。

·物联网时代数据量激增,对数据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远的将来,绝大部分的电子设备都可以实现网络接入,这些电子设备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传统的云计算架构无法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海量数据,若将计算置于边缘结点则会极大缩短响应时间、减轻网络负载。此外,部分数据并不适合上云,留在终端则可以确保私密性与安全性。

·终端设备产生海量“小数据”,需要实时处理:尽管终端设备大部分时间都在扮演着数据消费者的角色,但如今以智能手机和安防摄像头为例,终端设备也有了生产数据的能力,其角色发生了重大改变。终端设备产生海量“小数据”需要实时处理,云计算并不适用。

需要注意的是,边缘计算是云计算的协同和补充,而非替代关系。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各有所长,云计算擅长全局性、非实时、长周期的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够在长周期维护、业务决策支撑等领域发挥优势;而边缘计算更适用局部性、实时、短周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更好地支撑本地业务的实时智能化决策与执行。因此,边缘计算与云计算之间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协同的关系。边缘计算与云计算需要通过紧密协同才能更好地满足各种需求场景的匹配,从而放大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的应用价值。边缘计算既靠近执行单元,更是云端所需高价值数据的采集和初步处理单元,可以更好地支撑云端应用。反之,云计算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输出的业务规则或模型,可以下发到边缘侧,边缘计算基于新的业务规则或模型来运行。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领域的服务商比较多,国外以Amazon、Google、IBM、Microsoft等为代表,国内以阿里巴巴云、腾讯云、百度云、华为云等为代表。这些公司在云计算领域内积累了庞大用户群,并拥有最为先进的数据处理能力(详见图1-10)。

(文中提到的公司,仅为学术探讨所用,不构成任何推荐)

投资元宇宙全球大浪潮的六大版图

图1-10 元宇宙六大投资版图之后端基建 (文中提到的公司,仅为学术探讨所用,不构成任何推荐)


4.为什么强调硬件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文明的发展,算力与算法的权重在提升。人工智能的三大核心要素是算力、算法和数据,其中硬件(AI芯片)算力在人工智能三要素中处于发动机的角色,是构建元宇宙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元宇宙的虚拟内容、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等的构成都离不开算力的支撑,随着数据量的无限扩大,对算力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多种算法的涌现也提高了对算力的利用效率。我们认为在元宇宙中,算力与算法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在所有的后端基建中,算力与算法几乎是最重要的一对要素。

互联网巨头均布局硬件以获取数据。元宇宙的玩家必备的资源禀赋之一,是要拥有源源不断产生数据的能力,但是数据的获取源头则来自硬件终端。互联网平台寄生在硬件终端上,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基于硬件才能发挥作用,这是目前互联网公司要做硬件的原因,比如Facebook收购Oculus、Google收购HTC部分智能手机业务、字节跳动收购Pico,均是基于这样的思路。硬件将是巨头们的兵家必争之地,智能化的实现首先必须要有实时产生的数据,没有硬件就没有数据,单纯地靠软件是无法收集到用户实时数据的。

除上述趋势,软硬件本身也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在成为最伟大的公司之一的道路上,Apple的软硬件产品整合能力非常突出,引领了软硬件整合的潮流趋势。从厂商的角度,软硬一体化是普遍的发展方向,未来最成功的公司是把优秀的软件镶嵌在独特的硬件上,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这种模式将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特点单一的硬件公司或者软件公司将难以在未来的市场上强力竞争。

硬件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持算力与算法,我们应密切关注Microsoft。相较于其他互联网科技巨头,Microsoft在硬件端的布局相对薄弱,虽然有Surface(微软公司推出的硬件产品,系列平板电脑)、Xbox(微软公司推出的电视游戏机)等终端产品,但主要以提供Windows、MS Office的软件系统为主,所能收集的用户数据逊于Apple。2008年,Microsoft开始布局云服务,与Google和Amazon在云服务领域展开激烈竞争,但云计算是软硬一体化、带运营和运维服务的,这恰恰是Microsoft作为工具软件公司所不擅长的,直到2014年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上任后才在云服务上发力,Microsoft在算力方面略有滞后。如何补足这一短板?未来也需要关注其在元宇宙方向的发力路径。

(文中提到的公司,仅为学术探讨所用,不构成任何推荐)

三、底层架构:区块链、数字孪生、引擎/开发平台等

从思维层面,互联网革命给予我们一种重新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回顾人类社会的演化史,若我们从一个极简的模型来看,可归结为两部分:一个是节点(基建),另一个是连接(底层架构、逻辑、运作方式)。

在技术的演变过程中,一段时期内的突破重点会集中在节点上,比如印刷术的发明、电力的产生、计算机的出现等;之后,随着节点本身的进化,会促进连接的升级,进而孕育出具体的新业态,比如互联网的出现、手机游戏的出现等,均是建立在新节点的普遍运用之上。连接方式的升级,反过来又会促进节点的进化,如当前在新一代互联网影响下出现的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过去六十年,人类先在节点上获得突破,如计算机的出现,而大概在三十年前进入了连接技术的突破阶段,如互联网的发展。那么未来三十年,我们很可能会在节点上实现更大的突破,如实现元宇宙。也就是说,作为一种深度连接方式的互联网会反过来推动节点技术的突破。

从这个角度观察,元宇宙所需的后端基建与底层架构就分别对应“节点”与“连接”。元宇宙中后端基建是节点,即前文所述的5G、算力与算法等;底层架构是连接,即连接各节点并使其可以运行的一套规则或方法,如区块链、数字孪生、引擎/开发平台等技术,我们将在这一部分进行重点分析。

1.区块链

前文我们已指出“元宇宙离不开区块链与数字货币”,区块链就是元宇宙经济体系的底层基础设施之一,为元宇宙提供了一套经济运行规则,是对虚拟经济的重塑,促使元宇宙完成了底层的进化。

但现在谈元宇宙建成,以及区块链真正的大规模落地应用,为时尚早,目前区块链的应用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2018年比特币、以太坊的火爆带动区块链概念在国内风靡,大部分人对区块链这一概念并不陌生,但只停留在非常浅的层面,甚至有人怀疑区块链除了发行货币还有什么更高的商业价值?对于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到底会对互联网带来怎样的变化或贡献,仍不清晰。

我们将从大数据的角度,分析如何看区块链这项技术,以及短期内下一代区块链应用的核心是什么。

大数据时代,我们都是“透明人”。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我们每天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注册App时填写的个人信息、网络浏览记录、消费偏好、消费能力、网购记录、行程轨迹、视频内容偏好等,无形之中被各类App获取。互联网技术的渗透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的同时,也让个体的私密性不堪一击。个人信息因其重要的数据资源价值,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的手段不断被各商家获取。在技术层面,个体信息和特征被细化为一个数据包的集合体,被商业平台所调用,用户沦为大数据时代的“透明人”。

如一个App在安装和注册时,需要用户提供姓名、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但有时App却没有实施对等的保护措施,运营商会在用户使用App时不断收集与所提供服务无直接关联的用户个人信息,甚至对外提供这些信息时不单独告知并征得用户同意。除了各类App,数据爬虫、AI视觉识别、智能硬件IoT(物联网)都成了数据收集的手段。

数据“黑洞”时代,尤其是少数互联网巨头掌握大量用户数据之际,用户数据泄露的事件时有发生,如2021年4月,Facebook有超过5亿用户的个人隐私数据被泄露。数据成为资产的同时,数据安全风险也在充分暴露。

那区块链会对大数据有什么影响?区块链基于去中心化的机制,恰好可以保障数据分布式、数据防篡改、数据可追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所产生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数据资产,不再属于任何其他的商业个体,而是加密记录在区块链上。商业平台想要调用相关数据进行商用,调用了多少、调用费用各方如何清算,会有中间的协调平台来自动化处理。数据是有价值的,但数据不能被滥用,区块链正是解决之道。

在比特币投资泡沫的推动下,区块链技术已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体系,区块链IaaS(基础结构即服务)包括芯片、矿机和矿场、数据库、通信网络协议、分布式协同协议等,但在应用层的发展尚不成熟。

虽然区块链被广泛认知是源于比特币,但区块链的运用远不止数字金融领域和前面所提到的大数据领域,区块链应用的价值远超数字资产的应用范围。作为未来元宇宙的基础技术之一,区块链将大有可为。区块链未来的创新方向,可分为主链技术创新、应用场景创新、通证经济规则创新等。

2.数字孪生

从投资角度,我们首先定义了元宇宙是囊括现实物理世界、数字化everything的虚拟集合,即元宇宙并非与现实物理世界割裂或并列的虚拟世界,而是囊括了物理世界的更大集合。因此,基于我们对于元宇宙的定义和理解,我们认为数字孪生是构建元宇宙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底层技术之一。

“数字孪生”指的是物理实体在数字世界的孪生,强调的是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一致性。数字孪生技术最早被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比如在汽车制造设计阶段,将平面化的设计图纸和模型,以3D形式在虚拟空间呈现,通过数字孪生3D可视化方式,先在虚拟空间进行设计、装配,并在成功后将方法复制到现实世界中。正是因为数字孪生所要求的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高度一致性,才使得物理世界中的产品设计与验证过程得到了极大的简化,同时也大幅降低了产品从设计到完成过程中的试错成本。

数字孪生技术的运用是工业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一步,由数字孪生、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组成的“工业元宇宙”解决方案技术将成为智能制造行业必备的一种新型基础设施,给企业生产在诸多方面带来实质性的便利。

2021年9月,Microsoft CEO萨提亚·纳德拉在演讲中提出了“企业元宇宙(Enterprise Metaverse)”这一新概念。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办公模式,根据Microsoft的研究,某些员工希望有更灵活的远程工作选项,人们仍需要互动,因此也希望有更多的当面合作。后疫情时代引发了自工作日朝九晚五以来最大的工作习惯变化,预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虚拟网络空间进行开会等办公需求,如开展职业培训、业务训练等日常工作。

数字孪生在一些行业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的同时,通过设备扫描环境,形成数据点云,识别和提取物品模型的技术,已逐渐成熟,城市级别的超大规模三维重建也进入应用阶段,即“城市元宇宙”。

我们认为,不管是“企业/工业元宇宙”,还是“城市元宇宙”,它们的必经之路都是数字孪生技术,两者都是元宇宙的子集,从这个角度来看,物联网则是元宇宙的副产品。可以预见的是,在企业元宇宙、城市元宇宙的开拓过程中,数字孪生将成为元宇宙技术体系中的基础技术之一。

3.引擎/开发平台

引擎/开发平台关乎元宇宙中的内容呈现。游戏是互联网世界中,较为高级的内容形态。从游戏的内容形态、承载介质及技术构成等方面来看,它是一个多行业、跨领域集成创新的产物。游戏的低延时性、高互动性等特征,与元宇宙天然契合,尤其是云游戏,它涉及5G、云计算等技术,这与元宇宙所需一致。

从文化创意角度,游戏也展示出了文化内容创意、科技手段创意、人文审美风范等特有的魅力,预计元宇宙中的内容呈现,将在游戏的基础上升级迭代。

从展现的形态来看,我们预计游戏类的场景是元宇宙的呈现方式,与游戏相关的技术,如支持游戏程序代码和资源(图像、声音、动画)的引擎等开发工具,也同样适用于元宇宙。

元宇宙最重要的三个特征,是开放性、丰富的内容生态、完备的经济系统。后两者的结合意味着元宇宙是一个全新的、带有经济系统的世界,其中必将有蓬勃发展的创作者经济。元宇宙的开放性,意味着每位原住民都将参与到数字新世界的构建中,既是数字新世界的消费者,也是数字新世界的建造师,但并不是人人原本就掌握相关的技术,比时与游戏相关的技术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游戏创作系统是面向普通用户的引擎和开发设计工具,为元宇宙的新手创造者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工具箱与素材”,提供自由且便携的创作平台。

这样的创作平台在成功运转的情况下,对工具商和元宇宙会产生一个良性循环:更好的技术与工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将进一步带来更多的用户与更高的人均消费,这意味着更多的平台利润;在利润的支持下,工具商得以研发出更好的技术与工具,吸引更多的开发者与用户入驻元宇宙。

更为重要的是,元宇宙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阵地与机遇,使引擎/开发平台的工具服务商或游戏研发商用其现有的技术能力来获取新的红利,甚至拓展新的赛道,这将成为它们主营业务的一个重要补充,甚至会突破现有业务的天花板,进阶为更高价值的企业。

·元宇宙或成新的创意阵地。游戏是创意为先的文化产业,通过为元宇宙提供创作平台,现有游戏厂商可以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即凭借现成的工具和服务,发挥自己的特长(创意)来制作新游戏。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较低的产品研发成本,另一方面又能借力于元宇宙平台的巨大流量以获取新的红利。

·开拓元宇宙中的新兴市场。对于工具商或游戏研发商而言,机遇远不止于游戏。鉴于元宇宙是一个囊括了现实世界的更大集合,意味着除了游戏之外,其他场景都可以被复刻到元宇宙的虚拟世界中。作为最熟悉如何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创意建设的工具商或游戏研发商,这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元宇宙是一个彻底的新兴市场,当其他从业者还在探索的时候,工具商或游戏开发商们却能轻车熟路地进驻并开展业务,比如为现实世界中的各传统企业提供入驻元宇宙的服务与支持,甚至是开发全新的业态。

目前包括Unity(游戏引擎,实时3D互动内容创作和运营平台)、Epic Games(英佩游戏,游戏制作团队)、Nvidia(Omniverse)在内的各大引擎/开发平台均在部署3D建模、虚拟世界的非游戏业务,拓展新的赛道,创收并扩大主营业务的规模。

(文中提到的公司,仅为学术探讨所用,不构成任何推荐)

·Unity:不仅是一家游戏引擎公司。在传统印象里,Unity是一家游戏引擎公司,市场上有大量的手游、端游是基于Unity开发的,其中不乏3A级大作。但Unity的应用领域早已远远超出了游戏的范畴,影视、建筑、制造、广电等行业到处都可以看到Unity的身影,Unity将自己的业务定义为“交互式内容创作引擎”。

·Epic Games:虚幻引擎在游戏之外的其他行业开始深度使用。虚幻引擎(Unreal Engine)是由Epic Games推出的一款游戏开发引擎,是全球先进的实时3D创作工具,可制作照片级逼真的视觉效果和沉浸式体验。截至目前,虚幻引擎已经正式更新到第四代版本,相比其他引擎,虚幻引擎4不仅高效、全能,还能直接预览开发效果,赋予了开发商更强的能力。与之相关的游戏有《连线》《绝地求生:刺激战场》等。虚幻引擎第五代已于2021年5月26日发布预览版,预期在2022年年初发布完整版本。

·Omniverse:面向企业的设计协作和模拟平台。Omniverse是Nvidia旗下的虚拟协作平台,基于USD(通用场景描述),是专注于实时仿真、数字协作的云平台,拥有高度逼真的物理模拟引擎以及高性能渲染能力。在2021 GTC大会上,Nvidia宣布,将推出面向企业的实时仿真和协作平台Omniverse,一个被称为“工程师的元宇宙”的虚拟工作平台,Omniverse平台的愿景和应用场景将不限于游戏以及娱乐行业中,建筑、工程与施工,制造业都是其所涉猎的范围。

元宇宙的兴起会给相关厂商(包括提供引擎/开发平台的工具商、游戏研发商等)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方面海外的厂商已经领先一步,领军企业包括Unity、Epic Games、Roblox等。作为全球游戏行业的核心力量,中国游戏厂商需把握住这一轮新的市场机遇,积极拥抱新的产业发展机遇,关注用户习惯的更迭,探索新的发展红利。

投资元宇宙全球大浪潮的六大版图

图1-11 元宇宙六大投资版图之底层架构

(文中提到的公司,仅为学术探讨所用,不构成任何推荐)

四、核心生产要素:人工智能

在正常分析框架中,人工智能(AI)属于底层技术之一,也大量存在于后端基建中,但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人工智能单独拿出来进行分析。因在元宇宙的建设过程中,人工智能大概率也是核心生产要素,人工智能有两个发展层面:第一层面是在过去六十年,人工智能大多停留在感知向认识升级的过程中,持续探索并运用;第二层面是现阶段及未来,在从感知升级到认知的基础上,人工智能逐渐替代或辅助人去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即又增加了核心生产要素这一属性。

1.过去六十年,人工智能从“感知”到“认知”演变

一般来说,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要素为数据、算法和算力,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和基础,算法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推动力,算力则是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重要保障。

人工智能的技术能力又分为两类:感知技术与认知技术。其中感知技术是人工智能的初级运用,主要是指机器在视觉、语音等层面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学习;认知技术则是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增加进一步的智慧决策。

从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会议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到2016年AlphaGo的出现,过去六十年,人工智能一直在从感知向认知层面升级,并进行探索与运用,如视觉识别、自然语言处理。

·视觉识别:是使用计算机模仿人类视觉系统的科学,让计算机拥有类似人类提取、处理、理解和分析图像以及图像序列的能力。比如自动驾驶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场景,非常依赖计算视觉能力;此外也包括人脸识别、智能手机解锁、城市安防、社保民政(人脸认证登录)等;视觉识别在线下零售方面也有较为成熟的应用,如Amazon的Amazon Go智能无人零售商店。

·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大分支,其崛起于文字内容的互联网时代,运用最多就是分类聚类。如在文本内容生产方面,如何做到热点选题?如何给内容自动分类与打标签?在文本内容消费方面,应用最广的是精准搜索、关联推荐,如Google和百度的精准搜索、关联广告,淘宝和京东的商品关联推荐、千人千面的商品展示。

对于人类来说,感知和认知往往是瞬间发生的,甚至意识不到其间的差别。人的认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优于机器的,过去人们认为“计算机不如人类”,本质是机器的认知能力差,或计算机拥有的知识储备不足,从感知到认知的升级,是过去六十年来人工智能重要的研究方向。2016年Google发布的AlphaGo在与李世石的“世纪之战”中,人工智能机器人战胜了人类,意味着人工智能从感知向认知的成功升级,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了新纪元。

在升级的过程中,传统方法和现在深度学习的方法,在数据运用方面是有差异的,也可以说是算法在不断优化,即从机器学习进入到深度学习。过去传统的方法是通过人类来对大数据的特征进行提炼,形成“对机器可训练”这种特别的数据,即停留在机器学习的“感知”层面;现在的深度学习更多的是仿照人脑神经网络的特性,自发地形成一种学习能力,建立起对物理世界关联概念的认识,即向“认知”层面进行升级。

2.为什么人工智能是元宇宙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

为了充分认识元宇宙对人类物质生活的深刻影响,需关注技术进步对生产结构、社会结构的重新塑造,元宇宙时代的基础设施、生产要素和协作结构被重新定义了。

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传统现实社会中的生产要素分别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指的是人,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

按照以上的定义,现今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生产力要素正在发生变化,即生产力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从AlphaGo开始,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能力明显加强,在某种程度上去学习最接近人脑认知的一般表达,去获得类似于人脑的多模感知与认知能力。由于认知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可以主动了解事物发展背后的规律和因果关系,而不再只是简单的统计拟合,从而推动了下一代具有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系统。

当人工智能完成了从感知向认知的充分进化,人工智能无疑会越来越“聪明”,可以模拟人的思维或学习机制,变得越来越像人。我们不妨大胆想象一下,在未来元宇宙的建设中,人预计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从供给和需求两个维度,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去发挥一些关键生产要素的作用。这就意味着,一方面,人工智能将在元宇宙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随着元宇宙中越来越多的数据产生,不可能单靠人力去处理这些海量的数据,具备越来越强的自主学习与决策功能的人工智能辅以人工去微调,可大幅降低构建元宇宙的周期和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将深度介入人们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的众多消费需求,如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相比现在互联网中人们熟知的PGC/UGC[6],未来元宇宙中AIGC会越来越多,即用人工智能来生成可供人类消费的内容或服务。

正如Nvidia CEO黄仁勋所说,元宇宙的时代马上要来了,未来世界将会是人类化身和人工智能,住在真实的物理世界或是非物理世界之中。2017上映的科幻电影《银翼杀手2049》也展现了未来社会的“人类”构成:生物人、电子人、数字人、虚拟人、信息人,以及他们繁衍的拥有不同的性格、技能、知识、经验等天赋的后代。

人工智能作为全球顶尖科技之一,在全球由中美两国主导研究,TensorFlow、PyTorch以及国内的飞桨PaddlePaddle是被最广泛使用的三大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其中TensorFlow、PyTorch分别为国外Google、Facebook旗下的平台,而百度旗下的飞桨PaddlePaddle则是市场三强中唯一国内品牌。我们将人工智能划分了三大细分应用方向,并梳理了各方向上的公司(详见图1-12)。

·视觉识别: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

·自然语言处理:依图科技、搜狗、思必驰、云知声。

·智能交互:科大讯飞、百度、小米等。

(文中提到的公司,仅为学术探讨所用,不构成任何推荐)

投资元宇宙全球大浪潮的六大版图

图1-12 元宇宙六大投资版图之人工智能(核心生产要素)


五、内容与场景:注意力的终极杀手

每一次新业态形成的过程,均会驱动相关产业发生变革,并带来重大的产业机遇。回顾4G发展历程,移动互联网对相关产业的传导机制,首先受益的是通信设备制造商及技术提供商,其次是电信运营商,再次是各类终端制造商,最后是消费端的互联网内容与服务提供商——这部分将重点讨论,该部分内容与我们系列丛书的第二本《元宇宙通证》中,所提到的产业生态全景图的应用层相呼应。

移动互联网发展至今,流量红利已见顶,科技、传媒互联网行业需要新故事,元宇宙的发展将开启互联网产业的新周期,一方面推动5G、区块链等基础技术的升级,另一方面又关联着游戏、社交、内容乃至消费领域商业模式的变革。

我们认为元宇宙时代的内容消费端,将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当下的元宇宙——开始抢夺用户时长,预计娱乐+社交先行;二是元宇宙的中场——新内容出现,用户基数及其使用时间、ARPU[7]值大幅增长;三是终极的元宇宙——成为注意力的终极杀手。

1.终极:元宇宙成为注意力的终极杀手

基础设施迭代推动内容形态变迁,核心是抢占用户时长/注意力。从PC互联网到4G、再到5G,从文本到图片、音频、长视频、直播、短视频等,历次基础设施迭代都带来内容创作生态的变化,如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积累了海量视频内容创作者,生产了大量原创短视频、短剧等,成为重要的新内容生产平台。从用户规模及使用时长来看,目前短视频已成为主流内容形态,极大地抢夺了用户时长/注意力,根据QuestMobile(北京贵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移动互联网商业智能服务商)报告数据,头条系及快手系的“短视频+直播”产品形态抢占效果明显。

根据历史推演,4G带来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也带来了基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各种新内容,且在伴随着内容形态丰富的过程中,人们的注意力加速地从PC端,甚至是某些其他生活场景(如购物、社交、教育)转移到移动互联网中。

以史为鉴,类比4G移动互联网,我们认为未来也会出现基于元宇宙而存在的全新内容或生活服务,这些新内容或服务聚合在一起最终成为人们注意力的终极杀手。

元宇宙的终极阶段,虚拟与现实世界密不可分,元宇宙赋能人们生活、生产的各方面,彻底改变人们生活、工作、连接的方式。此时用户基数与使用时长达到极大,在虚拟世界中形成新的经济系统、新的文明。

以始为终,在初始阶段,我们核心关注于新内容的崛起。

2.中场:新内容出现,元宇宙用户基数及其使用时长进一步增长

在通往元宇宙终极形态之前,行业内的内容供给方将在不同节点或方向上实现创新,这过程中,预计会出现一种或者多种新的内容,丰富且良好的内容生态有助于平台商业价值的提升。元宇宙需要足够多的优质内容吸引用户入驻和留存,需要更有价值、具有真实感的内容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并增强其粘性,尤其是新世代群体对独特、优质内容的要求更高。

我们认为元宇宙中新内容的创新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形态的迭代,二是创意驱动。形态的迭代指的是内容以一种新的方式去呈现,元宇宙有望革新观众与内容的交互形式,极大程度地丰富内容展现形式,如影游结合,更是增加了交互等其他功能,比如允许观众进入虚拟直播空间进行互动。元宇宙的兴起预计会带来新的内容形态与创作平台,在元宇宙中搭建新内容社区进而挑战原有内容体系。相比于影游等,元宇宙内容面临更大的技术难题,需要更高的研发投入,制作更复杂的元宇宙内容对制作方的全方位要求更高。我们认为元宇宙时代的新内容一开始创作时就应该以创意为导向,而非流量思维。流量思维与创意思维的不同,体现在流量思维以“结果/效果/变现”为出发点去设计内容,创意思维则从内容本身出发,“结果/效果/变现”是结果。

元宇宙的中间阶段,虚拟世界开始正向影响现实世界。由于新内容陆续出现爆款,大力抢夺用户的注意力,顺应用户注意力迁移趋势,越来越多的实体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现实世界的元素与场景越来越多地迁移到元宇宙,进一步推动元宇宙的用户基数、使用时长进一步攀升,元宇宙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一极。

以具体案例来看,《堡垒之夜》的制作方会是奈飞和迪士尼共同的、最大的竞争对手。

HBO(HBO电视网)经常被视作奈飞公司(Netflix,会员订阅制流媒体播放平台)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然而2019年奈飞曾在给股东的一封信中表示,奈飞并没有把Amazon、Hulu、迪士尼或是其他大公司的流媒体视频服务作为核心竞争者,更重要的是如何改进自己的会员服务,比起HBO,更多地是在与《堡垒之夜》竞争。

为什么奈飞将一款游戏视为自己的竞争对手,而不是同行?原因在于《堡垒之夜》这类现象级游戏已经具备了影响行业走向的体量,越来越强势地吸引用户时长。奈飞如今身处的是一个高度碎片化的时代,所有的竞争者,最终都希望能取悦消费者,占据用户更多的时间。

一个人每天可支配的时间有限,用户会将自己的时间分配给哪些服务方?从这点出发,不管是电影、游戏,还是图书乃至是资讯阅读软件,但凡是用于娱乐和消遣的载体,彼此都是竞争对手。如果一项娱乐形式开始消亡,与其说是被同行打压,倒不如说是被更能抓住用户注意力的新媒介所替代,而用户也会主动寻找更容易引发愉悦感、能直接刺激感官的娱乐方式,比如《堡垒之夜》。

截至2020年4月,《堡垒之夜》3.5亿注册用户的总游戏时长超过32亿小时,是世界上游戏时间(在线时间)最长的游戏之一。庞大的用户量,让《堡垒之夜》成为游戏社会化的一个缩影,它具备两大元宇宙内核精神:一是平台互通与内容共享;二是虚拟与现实世界交互。当前互联网虽然建立在开放共通的标准上,但大多数巨头如Google、Facebook、Amazon等均抵制数据交叉和信息共享,希望建立自己的壁垒从而圈定用户,这与元宇宙平台互通、内容共享的精神相违背。元宇宙的其中一个特征就是开放性,用户在这一平台里购买或者创建的东西会无障碍转移到另一平台并且可以通用。

在游戏之外,《堡垒之夜》逐渐演变成社交空间,实现游戏与现实生活的交叉。《堡垒之夜》是目前较为接近“元宇宙”的系统,它已经不完全是游戏了,越来越注重社交性,已经演变成一个人们使用虚拟身份进行互动的社交空间。

3.当下:元宇宙开始抢夺用户时长,预计娱乐+社交先行

站在当下,即元宇宙的起点上,预计新内容会从游戏、社交或其他泛娱乐形态(如演唱会)出发,去抢夺用户时长。比如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Pokémon Go、初音未来虚拟人线下演唱会等。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速了虚拟内容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线下场景被数字化,如线上毕业典礼、AIAC峰会等。基于虚拟人、引擎、VR/AR等技术的发展,线下场景数字化趋势显著,沉浸式体验已成雏形,一些新的内容形态也在探索中。

预计游戏会是元宇宙的起点。我们现在处在元宇宙的初级探索阶段,元宇宙仍离我们很远,目前普遍认为元宇宙的起步领域是游戏。游戏是基于现实的模拟而构建的虚拟世界,其产品形态与元宇宙具备一定相似性;游戏是内容行业的细分领域,也是元宇宙全新宇宙中经济、文化、艺术、社区、治理等的缩影。对比其他场景,游戏有着最高的综合准备度:一是行业规律,即拟真、沉浸、虚拟世界创造;二是用户属性,即产品尝鲜者(Early Adopter),年轻用户、追求新奇;三是技术准备,即游戏引擎工具适合虚拟内容创作。[8]

元宇宙是一种终局概念,现阶段具备元宇宙雏形的相关产品仍然是Web2.0的范畴,用户仍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中创建或参与虚拟的体验。除了《堡垒之夜》以外,基于Web2.0的元宇宙以游戏为中心的其他典型例子是Roblox、Axie Infinity。

·Roblox:围绕UGC内容打造沉浸式社交体验。Roblox是一个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创作平台,其主要特征与元宇宙的几个关键因素相吻合:一是当前主流的游戏开发模式为PGC,以Roblox为代表的UGC平台,为游戏行业的内容创作方式带来全新想象空间,目前Roblox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多人在线创作游戏平台;二是虚拟货币Robux构建经济系统。Roblox内设有一套“虚拟经济系统”体系,玩家花费真实货币购买虚拟货币Robux,并在游戏中通过氪金(pay to win)、UGC社区(pay “to C”ool)等体验场景、皮肤、物品等,而平台收到Robux后会按一定比例分成给创作者及开发者,Robux可以与现实货币兑换。

·Axie Infinity:基于NFT构建闭环经济系统。Axie Infinity是一款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回合制策略游戏,玩家可以操控NFT小精灵Axies的数字宠物,进行饲养、战斗、繁殖及交易。区块链游戏将游戏中的数字资产化为NFT,凭借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记录可追溯等特点记录产权并确保真实性与唯一性,游戏资产交易不再依靠公司平台,具备安全保证。Axie Infinity中每一只小精灵Axie均为一个独特的NFT,所有权及交易记录均在链上公开显示。这种去中心化的Gamefi模式(即“Game+Defi”,指的是引入了Defi机制的区块链游戏),将游戏公司赚的钱直接分给参与者,形成分布式游戏商业经济体,为下一代Web3.0商业模式初探了一条道路。

那元宇宙时代内容板块如何挑选标的?回溯过去,科技进步往往带来媒介迭代(PC → Web → Mobile),进而引起内容形态变迁(如端游→页游→手游)。元宇宙作为一个新世界,其中最基础的部分是基础设施的支撑,但最精彩的部分一定是内容生产,这将给当下的内容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向元宇宙的探索过程中,内容行业的竞争格局预计将持续演变,一方面部分原有公司顺应行业趋势、基于资源禀赋成功实现跨越,业绩将呈现出高弹性;另一方面有新的突围者诞生并逐步壮大,元宇宙时代的秩序将重新树立。

以此思路我们推演元宇宙时代的内容板块投资逻辑:

·关注新内容(互动剧、VR游戏等)的创作者:终端入口升级为VR等智能穿戴设备,硬件革命推动游戏内容形式与产业链重构,催生互动剧、VR游戏等新内容,关注现有的已布局互动剧、VR游戏等内容的公司。

·关注基于现有资源禀赋向新兴领域拓展的公司:产业链的重构将带来价值链的重塑,元宇宙及其代表的新技术、新玩法、新模式将为整个行业带来增量。结合前序章节中关于“引擎/开发平台”的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工具商或游戏研发商而言,元宇宙带来的机遇远不止于游戏,他们可以基于引擎、开发工具、创意等资源禀赋去赋能各行各业的创作者,为其提供入驻元宇宙的服务与支持,甚至是开拓全新的内容或服务形态。

除了游戏、互动剧等内容外,我们认为元宇宙的应用场景也会在社交领域优先落地。元宇宙绝非简单的游戏等内容,且目前游戏等内容的边界也在不断扩大,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未来生态,是人类未来社交、娱乐甚至工作的数字化空间。除了游戏等内容,元宇宙的应用场景也在向“to B/C”端多元化推进,我们还可能看到的突破是:社交——虚拟世界里的虚拟身份社交;娱乐——虚拟世界的演唱会等娱乐活动。

随着互联网与科技的发展,我们与他人交互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在元宇宙中,科技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再局限于文字、图像、视频,而是可以有更多维度的表达方式,比如通过穿戴XR设备,可以设置不同的约会场景,甚至可以设计自己独有的虚拟形象。

另外,XR将元宇宙在社交方面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XR与物联网的结合,直接将社交的交互层面从平面提升到了立体层面,多一个维度所带来的信息量与交互丰富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可以更好地采集用户的行为,从而给用户带来更加真实、沉浸式的感官体验。

如Roblox不仅是个游戏平台,同时也是个虚拟社交生活平台。平台拥有大量社交属性游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增加了“查看附近玩家”“线上会议”“Party Place”“虚拟音乐会”等玩法,进一步促进游戏内虚拟社交活动的外延边界。

跨平台的身份系统有助于增强虚拟社交感。平台线上社交程度越深、越具备统一性,则用户身份属性将越接近现实的线下世界状态。与Epic Games;及Steam(中国版名称为“蒸汽平台”)相比,Roblox形成了跨游戏社交体系,平台游戏用户拥有统一的虚拟角色,使得社交关系得以延续。而Epic Games;及Steam仅局限于“单一游戏或平台内社交”。

表1-4 Roblox、Epic Games及Steam的社交功能对比

投资元宇宙全球大浪潮的六大版图

资料来源:Roblox招股说明书


4.“to C”端的泛娱乐之外,元宇宙还将包含更广泛的“to B”端的应用场景

我们的观点和市场认知不一样的地方是在于,我们明确提出了元宇宙的定义,即元宇宙并非与现实物理世界割裂或并列的虚拟世界,而是囊括了物理世界的更大集合。基于此定义,元宇宙的应用场景除了“to C”端的泛娱乐消费之外,元宇宙将渗透至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如工业领域,甚至出现诸如“企业/工业元宇宙”“城市元宇宙”等概念。不管是“企业/工业元宇宙”,还是“城市元宇宙”,它们都是元宇宙的子集。

由数字孪生、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构建的“企业/工业元宇宙”解决方案技术,将成为智能制造行业必备的一种新型基础设施,给企业生产在诸多方面带来便利。2021年9月,Microsoft CEO萨提亚·纳德拉在演讲中提出了“企业元宇宙”这一新概念。预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虚拟网络空间开会、办公,甚至开展职业培训、业务训练等日常工作。

以Facebook布局Workrooms虚拟办公空间为例。除了社交,Facebook对于元宇宙的布局中,Workrooms虚拟办公空间属于其中一个重要领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即使Zoom已经提供了一种较为高效的远程办公方式,但独自一人居家办公会产生孤独感,解决问题的效率也不如和同事们面对面沟通,故Facebook推出了Horizon Workrooms,Horizon Workrooms是Horizon社交平台中专门面向VR办公场景的应用,重新定义了“办公空间”,目前Horizon Workrooms正在免费公测中。

Horizon Workrooms提供各类办公场景和陈设,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会议室场景及自定义的虚拟形象,在虚拟会议室场景中,用户可以佩戴VR设备Oculus Quest 2参加远程会议,并且可以在各类虚拟白板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能将自己的办公桌、计算机和键盘等复刻到VR世界中并用它们进行正常办公。

Horizon Workrooms这样的办公协作方式在VR的加持下,其最大特性是拉近人们的距离,还原人本身的社交状态——形体、语音、动作、表情、和一群人聚集在一起讨论问题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线下开会面对面高效交流的效果。

投资元宇宙全球大浪潮的六大版图

图1-13 Facebook Horizon Workrooms特征与功能介绍 资料来源:Facebook

综上所述,未来元宇宙是由众多巨头和一系列细分领域的创业企业共同打造而来,并非由一个超级巨头打造,是社会各方大规模共同参与的。目前技术端、内容端距离实现元宇宙仍有较远距离,但远期来看行业空间巨大。从商业模式或应用落地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去把握投资机会:

·关注国内外现有布局元宇宙应用场景的公司。未来5—10年,随着技术端的不断迭代,我们预计国内外各大互联网或科技巨头将发展出一系列独立的虚拟平台,构建出元宇宙的雏形,且这些平台将以游戏、影视、社交的泛娱乐形式为主。聚焦“to C”端的消费,类比4G时代用户从PC互联网迁移至移动互联网端,预计该阶段的用户也加速向元宇宙迁移,元宇宙概念得以极大范围地普及。重点关注具备资源禀赋(技术、工具、用户、创意)的先行公司,如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龙头,以腾讯为代表的社交巨头兼游戏厂商等。

·关注聚焦更细分赛道的公司。我们认为要出现热门的新产品需要聚焦于更细分的赛道,基于新人群的兴趣出发且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或者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公司。如Roblox正是瞄准低龄用户群体,提供基于UGC形式的3D虚拟世界互动及社交。预计在未来,将批量化出现创造力突出的新公司。

·关注“to B”端的应用拓展。预计2030年前后,随着泛娱乐沉浸式体验平台已实现长足发展及元宇宙的用户足够多时,元宇宙的生态将极大丰富,从泛娱乐形式向更多的体验拓展,预计部分消费、生活、工作等活动将转移至虚拟世界。未来元宇宙最广泛的应用,很可能不是面向广大C端消费者,而是与工业/企业元宇宙相关的B端客户,率先落地的场景应用可能诸如设备安装调试、产线巡检、远程运维、产品售后及员工培训等领域,服务于现实的产业上下游需求。

投资元宇宙全球大浪潮的六大版图

图1-14 元宇宙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现实世界的部分功能


投资元宇宙全球大浪潮的六大版图

图1-15 元宇宙六大投资版图之内容与场景 (文中提到的公司,仅为学术探讨所用,不构成任何推荐)


六、协同方:繁荣生态

繁荣生态的协同方,不论是技术商还是服务商,其发展路径预计复制互联网过往的协同方——互联网行业发展大致遵循这样的规律:少数巨头玩家尝到甜头→众多玩家涌入市场出现碎片化→疯狂营销战→受政策影响或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或游戏规则改变→行业长尾出清→最终行业仅剩下几家新寡头。格局已定,“谁也吃不掉谁”。

一个新时代的崛起,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基于以上行业发展规律,巨头从成长起来到格局已定的过程中,除了巨头本身受益之外,也会给相关上下游产业带来发展机会。这里面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公司在成为巨头的过程当中,即行业处于混战之时,会有部分的技术、服务方凭借自身禀赋而充分受益;二是待巨头竞争格局确定之后,围绕巨头的这些技术、服务方,即生态合作伙伴,其受益路径将更加清晰。

我们先回顾一下互联网的发展史,从PC、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过程中,来看企业的兴衰史。

·PC互联网成就了Microsoft、Intel、IBM、Apple、Google、百度等。个人计算机时代,Microsoft、Intel、IBM、Apple等公司成为行业领军者,同时伴随技术进步,IT行业迎来软件大爆发,Windows系统、Office办公软件高度普及,为生产、工作、生活提供便利。2010年,Apple发布第一台iPad,既填补了Apple在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真空地带,又提出了灵活自如的操作系统解决方案,标志着个人计算机时代的临界点到来,此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逐渐兴起。另外,搜索引擎领域,以Google、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发展为行业龙头;门户网站领域,则以雅虎、新浪、网易、搜狐为代表。

·移动互联网成就了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2010年前后,4G技术发展大幅提升了通信速率,革新了互联网生态:一是传媒内容逐步由图、文为载体走向视频化,4G网络的普及与成熟,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使用各类服务,且流量资费的大幅下降使用户消费得起视频服务;二是各类新的内容产品及应用涌现,以短视频、直播为代表的娱乐内容以及以外卖、打车为代表的生活服务类工具等,为大众娱乐、生活方式带来较大变革。这个阶段催生出了一批新互联网巨头,比如Facebook、腾讯、阿里巴巴、今日头条等;此外,在满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的过程中,众多细分垂直领域的龙头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如美团、滴滴出行等。

元宇宙时代也不例外,除了以上五个方向的投资版图之外,我们预计元宇宙也会在以下两个方面带来机遇:一是催生新市场、新业态;二是催生新巨头,进而带动生态合作伙伴受益。

1.元宇宙会催生新市场、新业态

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并且囊括了现实世界,也就是说除了现有的移动互联网生态之外,将会有更多的行业和业态被复刻到元宇宙的虚拟世界中,目前已有案例:Roblox和GUCCI(古驰)合作,推出的“GUCCI品牌虚拟展览”;现代汽车在Zepeto中开展营销活动,推广其全新的索纳塔车型,并且提供用户在虚拟空间中试驾这款新车;LG化学在虚拟平台Gather Town上进行新员工入职培训。

以上表明,互联网正在从2D的PC或手机屏升级为一个虚拟的3D空间,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机构、产业入驻,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新兴市场,将会孕育出新的业态。

比如在营销领域,从传统的纸质报纸,到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营销方式随媒介变化而不断升级,陆续出现了电视广告、户外广告、信息流广告、精准营销、内容植入、内容电商等营销形式,在元宇宙时代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可能会随之来临。

我们可以预见,元宇宙必将催生出新的营销方式,进而带来新的市场机遇,逻辑在于:一是元宇宙中的数据更多,因此可供广告商使用的数据将极大丰富,复杂的定位也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数据将更加精确和有价值;二是元宇宙的原住民预计以M世代、α世代[9]的年轻人居多,这群人更愿意去接触新鲜事物,把元宇宙作为新兴平台去社交、娱乐、生活,因此广告商可以通过元宇宙去精准触达潜在消费群体的年轻人;三是元宇宙时代的营销将会变得更加立体和鲜活,用户可以在元宇宙中以沉浸式的方式去近距离感知产品、接触产品,使用产品并且消费产品。相较于过去的网络营销,这种身临其境的营销模式可以被定义为——实境营销。

现有的广告商预计会成为元宇宙的先行军之一,去展开实境营销的支持与服务。这种新的营销模式,也会反过来推动元宇宙生态的繁荣发展,以及为元宇宙平台引入更多的用户。

元宇宙中的实境营销只是目前我们所能想到的新业态之一,新业态将远不止于此。就像2013年前后4G网络刚开始发展之际,大家只预测到4G有利于普及移动支付、带来高清视频,但以上都是基于当时已有业态的判断,并无太大新意。人对未来的预测大多跳脱不出当下技术和思维的限制,鲜少有人会预测到各类外卖、打车平台的兴起,短视频、直播带货等业态的爆发,短短五年时间内,4G和它催生的服务深刻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那么随着5G大规模普及以及元宇宙时代的到来,会催生出怎样的新市场和新业态?未来元宇宙中新业态对我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将远超我们的预期。

2.元宇宙预计催生新巨头,进而带动生态合作伙伴受益

回顾历史,从3G到4G,再到5G,市场竞争主体的类型越来越丰富,比如5G入局方不仅是4G时代的传统互联网公司,更多维度的竞争者都已出现,比如推动5G商用实质性落地的运营商与终端硬件商、新型媒体平台(抖音、快手)等,新的入局方会对现有市场的竞争格局带来变化。

我们预计元宇宙的入局方会更多,大概率会催生新的全球巨头出现,且新巨头的成长将会带动上下游的生态合作伙伴加速成长。

我们以成立于2012年的字节跳动为例,成立不到十年时间已在多赛道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发展最快的科技公司,旗下短视频抖音是中国互联网出海领域最成功的产品之一,而抖音的崛起也带动了其上下游得到快速发展,比如网红主播、MCN机构、直播带货/内容电商、短视频拍摄/剪辑工具等。此外还有网红经济各环节提供专业服务支持的企业,如为MCN提供货品供应服务的供应链公司、对接MCN及品牌商的专业营销平台、为平台提供品牌扩充的专业服务商、提供主播专业培训服务的公司等。

建设元宇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管是元宇宙中新兴业态的形成,还是新巨头崛起,投资者除了关注现有优质龙头的布局方向,也要关注围绕这些新业态、新巨头成长起来的上下游协同方。元宇宙预计带来产业链上批量的新投资机会,如元宇宙的经济系统运行、硬件协同技术、服务方等,其作用在于优化整体元宇宙的运营效率,或解决资源不对称的问题。

投资元宇宙全球大浪潮的六大版图

图1-16 元宇宙六大投资版图之协同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 http://www.lyw520.com/baikezhishi/34334.html
文章来源: 小美
5大经济浪潮虚拟货币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