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度大(融资难度大的原因)

频道:股市消息 日期: 浏览:0

地方政府投融资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对于提升供给效率,扩大公共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尤其重要。


然而,近期政府项目融资却出现越来越困难的趋势,这种现象看似写实,但对于高资信主体的项目而言,又是非常反常的现象。


不同于国外,国内的金融体系中,地方债融资的成本只比国债高,是信用等级顶端的融资工具之一,然而地方政府项目融资,却与地方债券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趋势。


怪象:政府项目融资越来越困难,既反常又写实


地方政府项目近年来融资成本提高,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高昂的成本使得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率始终走高,城投公司与地方财政都开始面临持久的困境。


这一困境不只是当前改革工作的主要障碍,同时揭露出,这一矛盾背后所隐藏的,复杂且长期没有解决的矛盾焦点。


市场化与公益性的矛盾

近些年,我国实施制度改革,许多政府项目都采用市场化模式来实施,但项目能否获得资金的关键因素,在于项目收入和预期收益。


我国的公共服务项目与基础设施投入强调公益性,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同时也是我国施政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政府项目的盈利性很难达到市场融资所需的水准。


坚持公益性,意味着政府需要持续大量投入与补贴项目;不仅新建项目需要政府出资,后期运营维护还需要政府不断的投入资金,如果予以高额补贴,既无法达到市场化节省政府投资的效果,又会导致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因此,一大批政府项目的收益率难以与市场资金价格匹配,地方政府面临坚持项目公益性与市场化运作的两难抉择。


政府信用与债务的矛盾

市场化的现状困难重重,既然如此,我们能否退回到国家财政兜底,直接注资的老路上呢?答案也是否定的,这种方式非常困难,因为政府、财政制度的限制,政府部门已经无法直接做为有收益项目的主体。


当前,政府债务率已达到高点,地方政府产生债务的行为需要加以限制,这种状态下,地方政府项目运作,离不开城投这个特殊的政府融资平台,强力限制政府债务率,只能使得城投项目和地方财政脱钩,失去以往的作用。


怪象:政府项目融资越来越困难,既反常又写实


当下,城投无法直接享受公益性项目的收益,这使得城投风险事件不断出现,债务越来越“脆弱”,融资难度进一步提升这是结构性导致的“财权事权不匹配”,城投融资成本水涨船高、越来越难以为继。


投资效率与刚性投资的矛盾


地方政府债务率高,政府改革要求必须提高政府投资的效率。通过提高政府支出的效果、少花“不该花”的钱,政府项目不仅是出于实际的需求,许多时候还要承担托底经济运行、支撑国内经济正常运转的职能任务。


因此,在当前逆周期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的投资存在一定的刚性;尤其是在国际贸易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地方基建投资更是随时充当“储备弹药”。由于同时通过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才能实现长期债务率的平衡,不出现偿债风险。

在对应的宏观调控措施中,也呈现出非常强的周期性。从实际情况来看,刚性投资与投资效率存在比较大的矛盾。需要政府投资托底时,货币政策与政策工具共同发力,资金极其充沛;一旦阶段性政策结束,就让地方项目无以为继,各类监管快速收紧,带给地方政府压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 http://www.lyw520.com/gushixiaoxi/17203.html
文章来源: lisa
融资难度大(融资难度大的原因)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