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分析股市发展 从历史分析股市发展史

频道:股市消息 日期: 浏览:0

今天给各位分享从历史分析股市发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从历史分析股市发展史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15年和07年两次牛市的触发原因是什么?
  2. 解放前有股市吗
  3. 你所知道的股票历史规律有哪些?
  4. 历史上利率升息的期间,股市都是如何变化的?

15年和07年两次牛市的触发原因是什么?

(一)中期牛市可以由政策导向,但历史上所有的诸如2006-2007或2014-2015的宏观大牛市都需要充足的内部和外部基本面环境。

(二)那么来看2006-2007具备哪些基本面环境

(1)外部条件。

美元是唯一的、事实上的“世界币”,美元的宽松还是紧缩会影响到每一个在国际贸易上有往来的国家,而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国之一,美元环境的影响不言而喻。

而2006年以前,美元在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领导下已经持续了多年超宽松政策。

(2)内部条件。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2001-2007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年均gdp增速达到10%以上,2006是11%点几,2007是顶峰14点几,也就是说在2006宏观大牛市发动之前,我国经济已经持续飞速发展多年了,但同期股市并没有同步跟上响应,而是体现为阴跌慢熊的调整过度

(3)导火索

前面的(1)+(2)就是炸药,但是要引爆行情,光有炸药还不行,还需要导火索。

那一轮宏观大牛市的导火索就是2005年年末推出的股权分置改革。直接引爆了炸药,爆发出了那轮大型行情。

这里注意一点就是这个股权分置改革,不同于其它绝大多数利好政策是隔靴挠痒的间接利好,股权分置改革是直接作用、惠及整个市场的利好改革,用我发明的一个词,我将之称为“面改革”。

(二)时间来到2014下半年到2015上半年的牛市,我们来看当时具备哪些基本面条件。

(1)外部条件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08金融海啸后,美联储在时任主席伯南克的领导下迅速降息到“近零利率”,展开大规模印钞票的“量化宽松“。近零利率一直持续2017年10才第一次加息。

也就是说,当时的美元也是已经持续了多年的超宽松政策。

(2)内部条件

大家可以回忆和感觉一下,我们房价涨得最快的时期是不是2009-2015?这段时期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与2001-2006时期不同的是:2001-2006是制造业和出口主导的飞速发展。2009-2015是房地产和铁路公路大桥等基建投资主导的发展,发展速度略不如前一时期,但也是每年在8%-9%以上的发展。

(3)导火索

同样的有了(1)+(2)的炸药,还需要有导火索。

2014下半年开始,高层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和速度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密集释放改革红利。其中的任何一条改革政策,都不足以引爆炸药,我将其称之为“点改革”。

但我们知道,在纸上画点,如果点的数量足够多,密度足够大,也能一定程度上形成面的效应。所以这一次前所未有密度和数量的改革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面改革”的效应。同(一)一样,既然是“面改革”,就足以引爆炸药,最后也确实引爆的一轮大型牛市。

(三)有趣点和启发

2007在当时几乎没有杠杆配资的情况下就涨到了6000点,而2015在配资杠杆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的前提下才涨到了5000点出头,m2除权后,也就是扣除2007-2015的通胀因素,2015的实际高点也就相当于2007的3500-4000点。

为何?

就是因为无论是炸药还是导火索,2015都明显逊色于2007。

炸药的内部条件部分,是10%以上的高速发展,而且是制造业和出口推动,发展速度和质量都胜于2015前的靠铁公基和房地产推动的投资刺激型发展。因为制造业是可持续的,修桥铺路都是一次性的。

导火索部分,2007是直接作用惠及整个市场的“真.面改革”,2015是拼凑起来的“伪.面改革”,因为我们知道,数学上,无论有多少个点、点的密集度有多大,有限的点永远无法构成真正的面,只能无限接近面。

至于当前,相信聪明的读者朋友都能够分析推导出是否又一次能形成堪比2007或2015的宏观大牛市了。

更多对股市与投资的研判和理解、感悟,可关注我同名公薇号。

解放前有股市吗

有。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可谓“渊远流长”。据专家考证,中国最早出现股票,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而股份制度真正在中国出现,则是始于19世纪中叶李鸿章等人倡导的“洋务运动”时期。1872年,李鸿章筹建招商局,发行了中国历史上真正称得上股票的凭证。

20世纪上半叶,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日益壮大,股份公司也不断地建立,上海成为股票交易的中心,在抗战时期,上海滩已有多家股票交易所存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5月发布命令,在上海重建证券交易所,并于同年9月开业。

你所知道的股票历史规律有哪些?

没有永远上涨的股票,也没有永远下跌的股票。同样的道理,涨多了必跌,跌多了必涨。这两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股市牛熊交替的历史规律。

A股市场是全球最主要的新兴市场,总市值在全球股市仅次于美股市场,排名全球第二。在a股市场不到30年的发展史上,已经出现多次牛熊交替历史。

不可否认,当前a股市场正处底部时期,许多喜欢短线操作,频繁换股的短线股民,在本轮下跌行情中亏损惨重。但是和历史上前几次牛熊交替一样,所有熬过本轮熊市后期的股民,最终将在牛市获得满意的投资收益。

在当前行情说可以获得满意的投资收益,估计会有很大的争议。但事实上,在a股市场过去的多轮牛熊交替,历史上确实是有这么一个百试百灵的熊转牛规律。

每当a股市场在底部阶段调整到大部分散户失去信心,在最悲观的时候市场总会迎来最大的利好。那就是监管层出台国家级政策性重大利好,就是消息引导市场再次走向牛市。

所以也可以说,a股市场存在这么一个规律。每当国家级政策性重大利好救市消息出台,也就是a股市场在底部筑底成功,开启熊转牛新行情的关键时期。

如果有股民抓住这种关键时机,在A股市场抄底买入股票,赚钱的机会非常高。

历史上利率升息的期间,股市都是如何变化的?

简单的看法,当然加息是重大利空。然而请注意反证也普遍存在。

美联储加息从2015年开始,加了几年,利率上行这么久,股市上涨了这么久。同样的,我们虽然没有降息,但是降准多次,明显是宽松趋向,为什么股市还是一蹶不振?

现实就是现实,理论就是理论,股市跟随的是企业利润,如果一个经济体,其投资收益率高,比如平均投资收益率是3%,而利率这个时候是2%,这样总体上借债依然是划算的。所以利率合适的时候,加息没有影响,社会上总支出会得到保持,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

如果相反,投资收益率是1%,而利率是2%,这个时候,你即使降低利率到1.5%,依然不会刺激到投资,大家继续不肯借贷,无论是债主还是欠债人都不敢。所以降低利率在企业赚不到钱的情况下,没有作用。

所以说,利率上升一定导致股市下跌吗?当然不一定,但利率会影响到股市,通过实体经济作为中间媒介进行传导,最终影响股市。

一般来说,投资收益率由生产率决定,当然,信贷可以提升投资收益率,但是提升是有极限的。当信贷到一定的程度,出现边际效益递减,也就是越是借债,投资收益率越低,从而被迫出现自然的紧缩周期。

经济周期是自然现象,大家要学会接受他。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 http://www.lyw520.com/gushixiaoxi/55443.html
文章来源: Lisa
从历史分析股市发展 从历史分析股市发展史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关键词: 股市 投资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