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个双边投资协定(双边投资协定名词解释)

频道:百科知识 日期: 浏览:0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一、西欧的双边协定

相较于美国,西欧和日本受到石油禁运以及减产的影响较大,不过这些国家的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异,例如西德和日本,严重依赖进口石油,短期内很难通过别的方式获取能源,长期实现能源独立也不现实,不过这两个国家作为出口大国,可以保持贸易顺差,而英国和意大利等出口较少的国家,贸易逆差则将不断扩大。

美国一直倡导石油消费国合作、共同应对危机,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等方式,但西欧、日本等国家则想利用国内的技术以及工业产品的优势,通过与产油国签订双边协定解决石油问题。

西欧、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双边协定,有何差异?

西欧和日本政府解决短期能源安全的方案是,各国除了制定独立的能源政策外,分别与不同的石油生产国进行双边贸易谈判,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签订政府间协议,产油国保证足够的石油供应,西欧、日本能保障能源安全,也可以利用出口,抵消其不断上涨的石油成本。主要国家在1974年2月4号的合作计划如下表①:

西欧、日本与阿拉伯国家计划合作的项目

工业国家

产油国

项目协定

法国

沙特阿拉伯

法国从沙特每天获取2万桶石油,为期3年,法国帮助沙特建造一座沙特所有的炼油厂。

阿联合酋

法国提供35架幻影飞机,换取同等价值的原油。

科威特

法国提供武器以及工业投资,以换取长期石油供应。

日本

伊朗

日本为伊朗50万桶/日规模的炼油厂提供10亿美元贷款,以换取大部分石油产品。

伊拉克

日本为伊拉克炼油厂、液化石油气厂、石化厂和其他项目提供10亿美元贷款,换取为期10年,每天18

万20万桶/天的原油、原油产品和天然气。

沙特阿拉伯

日本与沙特的经济合作协议将于2月中旬签署,日本希望沙特保证长期原油供应。

阿尔及利亚

日本希望通过工业项目合作以换取阿尔及利亚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气,相关的项目谈判正在进行。

科威特

科威特表示,一旦与海湾以及英国石油公司签署新的协议,科威特就准备石油谈判。

英国

伊朗

伊朗提供原油10万桶/天,为期一年,以换取英国的纺织纤维、钢铁、纸张和其他工业产品。

沙特

英沙两国的谈判仍在进行,内容为沙特提供英国20万桶/天,未指定期限,付款方式为相应的开发项目。

科威特

科威特表示,与海湾以及英国石油公司签署新的协议后,科威特就准备与其他石油谈判。

西德

伊朗

西德政府代表石油财团帮助伊朗建造一座价值12亿美元的炼油厂,以换取伊朗的石油。相关谈判正在进行,并在不确定的期限内,向西德每年输送1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还有其他22个工业建设换石油的项目。


西欧、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双边协定,有何差异?

西欧与日本的方案,与美国试图寻求多边合作(包括政治、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合作)来解决石油供应和石油定价问题的方式背道而驰。

因为西欧、日本一旦采取措施使双边协议制度化,就不可避免与美国在某些领域展开竞争,甚至削弱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且双边协议属于易货交易,会扰乱石油的自由市场以及世界贸易体系。

美国政府认为,石油价格现在之所以居高不下,是因为产油国单方面制定的双边协议支持目前的石油价格,产油国提高价格,那进口国只能支付更多,签订协议的国家可以通过对自己的产品收取过高的费用,来避免高油价,但支付现金的国家则会陷入困境,这违背美国希望石油价格能够降低的愿望。

美国对西欧、日本的做法大为不满,并且努力排除任何形式的双边主义,甚至威胁说如果这.些国家不参与美国倡导的多边合作,美国将以撤军等方式迫使他们参与多边框架。

西欧、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双边协定,有何差异?

二、美沙密谈

西欧及日本的双边协议计划无法解决全球问题,1974年4月11日,美国中情局出台有关主要石油消费国和生产国双边协议的调查报告,更明确了双边贸易的不可行性,主要消费国寻求双边石油交易越来越少,日本、德国、英国、甚至法国,应该不会继续进行双边贸易谈判;而以前的一些协议也被取消,或者暂停谈判,只有两三个协议签订已完成。

因为消费国家开始重视双边贸易的成本,并且意识到与石油国政府签订协议,也不可能保证绝对的石油安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办法通过制度的手段,解决石油高价下的金融问题。美国政府构想的解决方案是先降低石油价格、其次将产油国持有的大量美元转移到消费国。

西欧、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双边协定,有何差异?

美国首先考虑的是降低石油价格。因为石油价格关系到包括美国在内的石油进口国支出成本。

1974年,美国面临严重的财政问题,联邦政府的预算赤字不断增加,石油价格的上涨,会增加美国的财政压力,石油价格降低,美国的财政压力就会减小,尤其是这两年,美国还需要进口越来越多的石油。

当然,如果石油价格降低,石油进口国的压力都会减轻。如果美国能够劝说以沙特为首的产油国增加产量降低价格,美国在全球能源及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将大大增加。

西欧、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双边协定,有何差异?

除此之外,与西欧国家需要石油的情况不同,欧洲人是希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通过贸易与沙特石油捆绑在一起。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相对较低,也有足够的能力实现能源独立,两年内不断减少沙特的进口石油,甚至到1980年基本不进口沙特的石油。

鉴于美国与沙特在石油贸易方面未来的利益不断减少,美国需要考虑如何与沙特建立更长久的经济关系。

1974年2月1日有关石油问题的谈话备忘录中气特别事务部长巴尔指出:为什么产油国不能在美国投资呢?

助理秘书哈特曼总结道,如果他们愿意,我们可以让他们在这里投资,然后没收他们的资产,这将是我们的秘密计划。

西欧、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双边协定,有何差异?

美国政府此时,开始实施具体的解决方案,沙特仍然是美国计划的首选,因为沙特阿拉伯是降低油价的关键。

目前沙特的石油产量限制在每天约890万桶气如果沙特取消限制,按计划提高产能和产量,并坚持将所有可用的沙特石油投放市场,石油价格可能在未来24个月大幅下降。

经历过石油危机,沙特也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石油危机期间,沙特被夹在美国和阿拉伯激进国家之间左右为难。

许多欧洲国家都愿意取代美国,沙特阿拉伯甚至考虑从美国银行提取资金,但沙特担心美国放弃参与沙特的任何大型发展计划。

由于美国拥有最大的经济体、最发达的技术和最值得信赖的商人,因此美国依然在沙特享受优先地位,沙特阿拉伯最想依靠的仍是美国。在降低石油价格方面,美国劝说沙特降低油价,低油价更符合沙特的长期利益。

西欧、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双边协定,有何差异?

短期内,沙特可以通过高价格和低产量或者低价格高产量增加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高价格导致美国和其他工业国家的生产和消费调整,削弱沙特石油的未来市场,沙特将面临亏损。沙特也倾向于降低价格。费萨尔国王对高价石油可能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也感到担忧,因为这种衰退可能会反过来影响产油国自身。

而且影响不仅是在经济发展层面,在政治层面,高油价也会恶化产油国与第三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所以沙特主张降低价格,这与美国政府的计划一致。费萨尔国王选择降低油价、支持美国,还因为他的反共立场。

国王担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国际贸易逆差如果继续恶化,会导致这些国家的经济下滑,那么欧洲社会党和苏联可能在政治层面有所突破,从而威胁西方世界以及沙特政权。

西欧、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双边协定,有何差异?

因为美国大部分经济活动掌握在私人手中,政府在进行石油易获得双边贸易时非常受限,美国的重点是与沙特开展经济对话,主要包括四个领域的讨论:

在价格和生产方面,美国与沙特因共同避免高油价的经济后果,美国可以与沙特分享预测的石油供应、需求以价格,并帮助沙特决定符合沙特长期利益的合适石油价格。尽管美国的计划是实现能源独立,但可以让沙特的石油在美国市场中发挥安全作用。

特别是在生产方面,沙特目前的潜力超过1000万桶/日,美国与沙特应讨论符合消费国和生产国相同的生产数量。在科技方面,美国将为沙特提供政府间帮助,通过国际开发署提供专家,帮助内容涵盖农业、卫生及石油化工等多数需要发展的领域。

西欧、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双边协定,有何差异?

但鉴于沙特阿拉伯的收入,美国预计技术服务需要的全部费用由沙特承担。在投资方面,美国希望沙特将他们的资金投资到美国,并且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计划,美国政府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沙特避免因通货膨胀而损失的实际价值。

美国之前从未提供过相关的方案,但财政部表示,它准备与沙特展开合作。在军事方面,美国可以与沙特签订长期供应4同,沙特更多地参与他们感兴趣的武器研发。

西欧、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双边协定,有何差异?

美国政府认为,两国有关各个领域的双边经济关系发展,需要制定具体的框架协议,美国代表团(包括各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在未来几周内访问沙特,进行合作的初步总体说明,随后两国进行更详细的谈判,目标是在4月底前,就双边协议框架和几个关键要素达成最终协议气美国预计,随着两国讨论的深入,可能最终达成一项特别协议。

在国务卿基辛格与国王费萨尔3月2日的会谈中也基辛格表示,根据合作计划,美国准备派代表团前往沙特阿拉伯,开始讨论在军事领域、经济领域和科学领域的长期合作。法萨尔国王也表示沙特已经准备好,沿着合作的道路前进。

西欧、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双边协定,有何差异?

美国财政部和沙特阿拉伯财政以及国民经济部之后在财政领域开展合作,经济官员之间建立信任,相关问题只能进行保密的交流,因为美国已经向其他工业化国家承诺,不会推行单边政策。

在相关政治框架沟通结束后,联邦能源办公室主任西蒙着手就经济领域的问题进行谈判。石油危机结束后的1974年7月,西蒙到沙特进行秘密谈判,西蒙承诺,沙特中央银行可以在正常拍卖之外购买美国国债。

两国在1974年8月签署了以美元标准计价石油的协议,美元成为石油唯一定价与结算的货币。1975年2月,时任财政部副部长的杰克•贝内特向基辛格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列出了1974年12月达成的保密协议条款。①根据该协议,沙特阿拉伯货币管理局(SAMA)将购买为期不少于一年的美国国债。

沙特要求美国政府不披露与沙特投资有关的信息,美国政府向沙特政府保证,该地区的数据只能作为整体而不是单个国家报告,任何有关沙特投资的确切数量都无法统计。

西欧、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双边协定,有何差异?

除购买国债外,74年的协议还涉及到两国在教育、科技、工业化及经济等若干领域的合作,沙特保证石油价格合理,以及稳定的石油供应,如果伊朗、伊拉克或委内瑞拉等国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沙特有义务弥补由于禁运造成的供应缺口,还需要“劝阻”这些国家解除禁运。

美国保证对沙特阿拉伯在今后几年中的投资政策给予指导,②并将协助沙特实现工业化,保障政治、安全和商业利益%沙特将获得的石油美元收入通过购买美国国债、或者在美国投资的方式,解决美国财政赤字问题。

鉴于沙特已成为世界主要货币大国,美国希望他们在金融事务上,与德国、英国、日本和其他主要工业国家建立同样密切和保密的关系。

西欧、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双边协定,有何差异?

三、发展中国家的困境

虽然石油价格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赤字问题得到解决,但发展中国家依然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美国国际能源特别小组1974年3月29日的文件阐述了油价上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困境,1973年10月和12月宣布的油价上涨已经给许多最不发达国家造成严重的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问题,如果1974年的石油价格为每桶9-10美元,要为这些国家提供与1973年相同数量的进口资金,那发展中国家用于进口石油的资金将增加约90亿美元气甚至需要更大数量的流动资本。

西欧、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双边协定,有何差异?

除了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外,许多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也受到粮食等价格普遍上涨的影响,世界银行估计,发展中国家谷物进口量从1970年的平均水平约30亿美元增加到1973年的平均超过80亿美元⑤,发展中国家将面临严峻的资金短缺问题。

一些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其他原材料上涨的价格中获益,这些原材料收入的增加将抵消油价上涨带来的损失,例如马来西亚的橡胶,泰国的大米,还有少数发展中国家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又有机会参与资本市场,例如巴西、韩国。

所以问题集中在既没有外汇储备,也没有借贷能力,也无法通过其他产品出口来抵消高油价的国家①。

西欧、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双边协定,有何差异?

对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问题,石油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降低当然是首选,但很明显石油价格很难回落。

其次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虽然发达国家已经提供的额外援助,但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需求远远超岀援助计划,1973年所有的援助已经达到20亿美元,但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可能达到290亿美元气援助是不可能长久的。

一些阿拉伯国家已经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例如伊朗和印度之间的援助计划,伊朗预计在1974年援助印度价值约1亿美元,1975年也将提供类似数额的援助。中美洲国家也有可能从委内瑞拉获得融资,虽然这些国家之间已经进行了初步讨论,但未能达成实际的协议。

与西方发展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很难通过双边协议的方式加以解决,一些面临巨额石油债务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希望寻求和产油国的双边协议,但产油国显然对双边协议不感兴趣,发展中国家很难取得成功。

西欧、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双边协定,有何差异?

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严重恶化,对美国国家利益也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某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包括南越、智利、加勒比等),这些国家的稳定对美国的经济发展,甚至政治安全都有重要影响;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恶化也可能导致内部暴力增加和地方政治局势紧张,甚至引发战争,从而影响全球和平;从人道主义方面考虑,也需要避免任何地区可能出现极度贫困人口、生活条件恶化的情况,帮助这些国家改善经济状况。

美国政府认为,除了敦促石油出口国在已有的国际金融组织中承担责任,以及继续敦促各国按原计划提供援助外。尽最大努力将发展中国家与石油出口国提供援助相结合,在全球框架内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问题。

西欧、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双边协定,有何差异?

利用石油生产商的收入盈余帮助发展中国家,才是最持久的方式。

例如,委内瑞拉对美洲开发根据美国驻外大使馆和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调查以及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项目估计,25个国家将受到严重影响.包括孟加拉国、博茨瓦纳、柬埔寨、智利、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圭亚那、洪都拉斯、印度、牙买加、科特迪瓦、肯尼亚、莱索托、巴基斯坦、乍得、马里、上沃尔特、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塞内加尔、斯里兰卡、苏丹、斯威士兰、乌拉圭、越南。

行补偿性融资的特殊贡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问题。所以,美国政府支持将部分石油生产商的资金转移到特别需求的国家,全球范围内的石油美元环流形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 http://www.lyw520.com/baikezhishi/15936.html
文章来源: 小美
135个双边投资协定(双边投资协定名词解释)文档下载: PDF DOC TXT